回了京以后,小殿下册立了程将军的女儿为太子妃,为了与北族交好又娶了北族的公主,又纳了江南郑氏的嫡女为侧妃,只要于朝堂有利,他已不在乎娶谁了,反正对他来说,娶谁都不会有区别。
程将军连收西北数城,战功赫赫,他的几个儿子女婿也蒙了恩荫入朝为官,成了继左相之后又一新贵人物。
让了国丈的程家也越发的骄横,上下笼络官员,宣州大营也剿匪将宣州大营的兵力扩充了近一倍,开口索要军饷也超从前数倍。
小殿下自然拿不出来,也不能任其让大。
军饷自然是不给的,但下旨封他为镇北侯,赐他田产宅地,出行逾制的仪仗,对程太子妃也格外的恩宠,算是安抚。
不过程将军为此很不记,便借口无银钱打仗拒绝出兵,小殿将程家的死对头擢升为兵部尚书,又重用了几个根基深厚的门阀世家的人安插是了宣州大营。
至于母族赵家自然荣宠不衰,赵侧妃又有了身孕,程皇后得的宠爱最多,可至今无子,那程家有点着急。
至于赵家心心念念的盼着这是一个儿子,可生下的是女儿,赵家很是失望。
太子妃和赵侧妃在小殿下的面前相安无事,可私下水火不容,两家在前朝亦是如此。
小殿下忙着杀人用人,忙着筹银子,忙着应付不停的战事,他连过年过节都不敢有半分的懈怠,西境没有再传来姜小姐的消息了,他也没有刻意的问过,每日见不完的朝臣议不完事批不完折子,我想他大概是没想姜小姐了。
谁能想到一个太子,为了省钱竟连宫中日常用度都削减了,听说皇帝和皇后吃的不不如赵家好,他父皇指着他的鼻子骂都问他要不到半个子,至于东宫的吃穿用度怕还不如臣子,我瞧着他是恨不得所有人都喝粥省下钱换成军饷。
所以朝中官员在小殿下跟前表现都很是节俭,就怕露了富被小殿下看中抄了家,不过送往西境的粮草军需却没有停过,他还下令让太傅和江御史亲自督办西境军饷,不许上下有盘剥的机会。
可西境还没有来得及建成一个足以抵抗西夷铁蹄的骑兵,老皇帝便死了,是服了丹药后突然暴毙,死的很是突然,小殿下在灵前即了位。
丧事还没有办完,西夷人派使臣入京,他们想要与大晋和亲,而他们求娶的人不是什么公主,是西境大将军的嫡亲妹妹姜嫄,若不愿便要与胡地十八国的兄弟派六十万大军来迎。
这消息一出,记朝震惊。
西夷人是晋人的噩梦,如今可以用一桩亲事来换富贵太平岂有不愿的,他们打着为了天下安宁的大义劝说小殿下通意,长跪在承明殿不起。
不过张随大人说西夷人当真是奸滑,他们知道新皇宠幸母族赵家,而姜家又与赵家有不共戴天之仇,便想用这桩亲事离间君臣,皇帝不答应就便大军压境,若皇帝敢答应那西境军怎甘心为他卖命,好个一箭双雕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蓝家嫡女 穿荒年,假千金她杀回来了 贵女锦绣荣华 彼岸花开又见你 白马西风少年行 许你十里桃花,陪你一世繁华 古代丫鬟日常 清穿:孤病弱,但拿捏全朝 大都长乐谣 林家病秧子从军后杀疯了 遗孀与忠犬小叔 都市神农空间 慌!摆烂后,小咸鱼她被迫登基了 小少爷总以为他是替身 女土匪进京为官,诱拐了清冷陛下 栩栩苓生 听闻你心悦我,萧侍郎 回春药铺 [清穿]皇太后养崽日常 先婚后爱:对你心动